“专升本”广为人知,然而,您听说过“本升专”吗?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网络段子,但最近,却真实地登上了热搜——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2025年的单独考试招生章程中,明确多个专业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 一时间,“先读本科再读专科”的“本升专”现象引发热议,网友直呼“没想到段子成真了!”。
这并非郑州铁院一时兴起。实际上,该校已连续多年招收本科毕业生,且招生专业数量和规模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何是这所学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绝非普通高职,是河南省唯一的公办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更是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其“身份标签”相当硬核:国家骨干高职、国家优质高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据校方工作人员透露,这些面向本科生的单招专业报名情况良好,去年已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学生选择“回炉再造”的核心原因指向对原本科专业或就业前景的不满。
该学校之所以受欢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就业!就业!还是就业! 这才是“本升专”现象最核心的驱动力。该校毕业生进入铁路系统的比例极高(尽管需通过企业考核,非直接分配)。其依托央企背景和成熟的“订单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惊人的98%左右,其中约80% %u7684毕业生成功进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响当当的铁路相关大型国企。
在“毕业即失业”焦虑蔓延的当下,郑州铁院接近100%的就业率,无疑是一道耀眼的光芒。对于在就业市场碰壁、或对原专业前景感到迷茫的本科生而言,这几乎是一个“确定性”极高的避风港。98%的数字背后,是实打实的岗位和清晰的职业路径。
约80%毕业生进入“中铁”、“铁建”等大型国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稳定、保障、福利完善、社会认同度高——这些正是传统意义上“铁饭碗”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在经济波动、竞争加剧的环境中,体制内或大型央企的稳定性显得尤为珍贵。一份有保障的“铁饭碗”,对许多追求安稳生活、重视长期发展的求职者(及其家庭)而言,其吸引力足以让“本科学历”的头衔暂时退居次席。
总之,当一所学校能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拿得稳的就业前景,尤其是通向“铁饭碗”的可靠路径时,其吸引力足以让“学历倒挂”成为值得考虑的选项。这不是对高等教育的否定,而是市场对“就业实效”和“职业保障”投下的最真实的一票。在生存与发展的天平上,“体面就业”的砝码,往往比“学历光环”更重。面对这样的选择,又有多少人能轻易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