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而不实的典故
最佳答案:
“华而不实”的典故出自《左传?文公五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魏国,归途中经过宁邑,入住一家客栈。店主赢姓,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便对妻子说想跟随他。得到阳处父同意后,店主辞别妻子随他而去。一路上阳处父言谈空洞,店主逐渐发现他徒有外表,并无真才实学和高尚品德。刚出宁邑县境,店主便改变主意,与阳处父分道扬镳。店主的妻子见状询问原因,店主回答说阳处父华而不实,担心跟随他会遭受祸害。
这个成语原义指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中看不中用,外表好看而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