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政府推出的 “儿童与育儿支援金” 项目引发轩然大波,单身群体直呼这是变相的 “单身税”。
从 2026 年起,全体国民和企业需通过医疗保险附加费形式缴纳这笔费用,收入不同,缴费额度也有差异。例如,年收入 400 万日元的普通工薪族,到 2028 年全年需缴纳 7800 日元(约 388 元人民币)。
此项目旨在缓解少子化危机,补贴育儿家庭,但单身者和无子女家庭却要额外掏钱,难免引发不满。
其实,日本并非首个推行类似政策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国家都曾实施过 “单身税” 相关政策,背后反映的是各国应对低生育率、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尝试。
各国 “单身税” 大盘点
历史上的 “单身税” 举措
1、古罗马帝国:公元前 18 世纪,屋大维颁布《朱利亚法》,针对 30 岁以上未婚男性公民,课以高额税款,同时剥夺他们的继承权和参与公共活动的权利。当时贵族阶层单身率高,这一举措意在促使他们结婚,维持社会秩序与人口繁衍。
2、中国汉朝:公元前 2 世纪,汉惠帝推行 “五算” 政策,规定 15 - 30 岁未婚女性,需缴纳普通人头税(120 钱)的 5 倍,即 600 钱。在那个以农业为主的时代,人口是国家繁荣的关键,此举旨在迫使女性早婚,增加人口数量。明代也延续类似政策,对超龄未婚者进行罚款。
3、英国:1695 - 1706 年,为填补英法战争导致的财政赤字,英国颁布《结婚义务法》,对 25 岁以上未婚男性征收 “光棍税”。战争使国家财政紧张,期望借此增加财政收入,战争结束后该政策废除。
4、美国密苏里州:19 世纪,在 1820 年前,对 21 - 50 岁未婚男性每年征收 1 美元(约合今 20 美元)单身税。不过,由于该政策争议较大,最终被废除。1921 年,蒙大拿州也曾短暂推行类似税制,但次年就被驳回。
5、泰国:二战期间,泰国规定 25 - 45 岁、年收入超 960 泰铢的未婚男子,每年需缴纳 5 泰铢 “单身税”。当时国家面临劳动力和兵源短缺问题,希望借此政策鼓励结婚生育,战后该政策被废除。
现代社会的 “单身税” 痕迹
1、韩国:2015 年起,韩国通过税改取消部分单身者税收减免。年薪 2000 万 - 3000 万韩元(约 11 万 - 17 万人民币)的未婚者,每年需多缴 20 万韩元(约 1160 元人民币)税款,高收入单身群体负担更重。韩国连续多年生育率超低,此举意在通过税收调节,鼓励结婚生育。
2、俄罗斯:征收 “无子女税”,针对无子女的丁克家庭及单身者,税率高达月收入的 6%,所征税款直接用于生育补贴。俄罗斯人口问题严峻,期望以此刺激人口增长。
3、比利时:在购房津贴制度中,单身者仅能获得已婚夫妇一半的补贴。房价受多种因素影响被推高,单身者面对高房价,资金支持却更少,在购房方面处于劣势。
“单身税” 背后的深层原因
1、低生育率与老龄化危机:许多国家推行 “单身税”,核心原因是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以日本为例,其生育率连续 9 年下降,2024 年出生人口不足 70 万。少子化导致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经济活力下降。为缓解这些问题,政府希望通过经济手段鼓励人们结婚生育,增加新生人口,维持人口结构平衡。
2、社会资源分配考量:从社会资源分配角度看,一些观点认为单身青年未承担养育子女责任,但未来却可能享受由已婚已育群体子女创造的劳动价值和社会福利。所以,单身青年应让渡一部分税收,用于降低育儿成本,为未来养老生活做规划。而已婚已育群体因生育对社会有贡献,当下可享受税收优惠。
“单身税” 引发的争议与影响
1、对单身群体的影响:对于单身群体,尤其是低收入单身者,“单身税” 无疑加重了经济负担。在日本,物价上涨本就使生活成本攀升,新增的 “单身税” 让他们可支配收入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加剧了社会阶层不平等。同时,这可能让单身者感到自身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受到干涉,从而引发不满情绪。
2、对社会观念的冲击:“单身税” 的实施可能冲击社会观念。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追求个人自由和发展,选择单身生活。“单身税” 的出现,可能使他们觉得自己的选择未得到尊重,进而坚定不婚不育的想法。尤其在年轻一代中,这种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对社会传统婚姻生育观念产生冲击。
3、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从消费市场角度看,单身群体有独特消费模式,更注重个人消费。“单身税” 减少他们可支配收入,抑制相关消费,可能对针对单身群体的消费行业造成冲击。而育儿家庭因获得补贴,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与育儿相关产业可能迎来发展机遇,促使消费市场结构重新调整。
中国的情况与态度
中国一直积极鼓励生育,但走的是 “奖励式催生” 路线。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给一胎、二胎、三胎家庭分别累计发放 1 万元、5 万元和 10 万元的育儿补贴。在社保和个税方面,中国有生育保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附加扣除等政策,减轻有孩子家庭负担。但这与直接征收 “单身税” 有本质区别,中国更注重从根源上解决人们不敢生、不愿生的问题,而非惩罚单身人士。
全球各国的 “单身税” 政策,是在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反映了各国应对人口问题的不同尝试。但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诸多争议,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复杂影响。
在探讨生育问题解决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政策的合理性、公平性以及对社会观念和经济的长远影响。
你对 “单身税” 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