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哥最近在榕江灾情现场坦言,他带了一两百万现金来帮助特困家庭,陈光标这人,名字一出来,自带话题,这回贵州榕江发大水,他又冲到了最前面——真金白银地捐。
听说灾情那一晚,标哥愣是一宿没合眼,天没亮就急匆匆地张罗起来,弄了几车物质,直奔榕江而去。你想想,这年头,谁还扛着几麻袋现钞到处跑?就冲标哥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够实在吧?
到了地方,标哥没二话就四处发钱,除了随身带来的百万现金,后面紧跟着的是整整6辆大卡车,塞满了灾区急需的各种物资。标哥这手笔,榕江县委书记感动得不行,当场就手写了一份聘书塞到他手里,这分量,比啥锦旗重多了。
可人红是非多,标哥历来是高调做慈善的“代言人”,他这边往灾区扛钱送物,那边就有人撇嘴:“看,又来作秀了!”“就知道炒作!”
这话听得人直窝火,咱得讲点良心,人家秀的是啥?是实打实的钞票,是能救命的物资,是真金白银往外掏!那些光会敲键盘的“黑子”们,有本事你也这么“秀”个十年八年试试?标哥这“秀”,秀得光明正大,也让无数人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为啥标哥能坚持这么久?因为他心里头揣着个偶像——雷锋。“学雷锋,当好人,做好事”,这九个大字,标哥几十年如一日地身体力行。据媒体不完全的统计:二十多年,标哥捐出的款物总值超过42亿,这些捐赠,帮助灾区建立了多所希望小学,也让很多贫困家庭绝处逢生,“中国首善”、“当代活雷锋”,这名号,是标哥一步一个脚印,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翻了翻标哥的几张老照片,2008年汶川地震,他咬着牙在废墟里背出遇难者的遗体,还有他拼尽全力救出襁褓中的婴儿… 这些瞬间,让我们看到了“首富”光环以外,一个普通中原汉子的真性情,标哥不仅是那个长期在捐款名单上“霸榜”的人,他也是一个会为苦难揪心、为生命奔跑的大善人。
这次榕江水灾,标哥又冲在了最前头,“中国首善”,我认为实至名归,对这样一个愿意把钱撒向困难群众的大善人,咱老百姓心里就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标哥生意越做越大,钱袋子越赚越鼓,这样才能继续行善积德,普渡众生。”
当然,围绕着这位高调做慈善的企业家,远不止掌声,巨大的财富从何而来?江湖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早年靠“吃两头”,拆迁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别人头疼,他却看到“钱景”——收一笔处理费拉走,简单破碎过筛,转手又卖给修路的当路基材料,还能再收一笔材料费,顺带连运费也赚了。
那些年环保抓得松,全国到处都在大拆大建,这几乎没啥技术含量、成本极低的买卖,让他快速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按他自己的话,一个点一年几百万,但全国有多少个点?标哥这身家,深不可测。
曾有接近标哥的人透露,他大手笔的慈善(捐没捐到位两说)能把他推到聚光灯下,尤其是有重要人物出席的场合;曝光度就是机会,只要搭上线,攀上关系,后面那些动辄上亿的“大项目”,比如当年利润丰厚的废旧电厂拆除,自然就容易到手了。
他公司里专门有个陈列室,其中挂满了与各级领导的合影和各式锦旗奖状,也侧面说明这种“慈善-资源”的转化逻辑。南京商界曾有流传,当年想在江苏地界分拆电厂项目这杯羹,绕不开陈光标这位“拆迁界老大”的首肯,和他吃过饭的人回忆,在金陵饭店,标哥能把拉菲当啤酒喝,一杯接一杯地干,一顿饭十来瓶不在话下,这魄力,在商场饭局上,曾让无数人对它刮目相看。
说到底,陈光标就是个充满矛盾的综合体,你可以质疑他高调的风格,也可以揣测他行善的动机,但有一点无法抹杀:在无数个像榕江这样急需援手的时刻,在无数绝望的家庭面前,他扛着百万现金来了,他带着千万物资来了,他实实在在地伸出了手。在这个时代,肯拿出真金白银去做好事的人,即使高调点,即使带着些争议,我们是不是也该多少给点掌声?毕竟,受灾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