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导航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河南大哥扛6000份烩面驰援榕江灾区,【红笔网评】洪灾中的“烩面侠”暖了榕江也暖了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河南大哥扛6000份烩面驰援榕江灾区

近日,贵州榕江县刚经历特大洪灾,多地停水停电。6月29日,河南人赵大哥带着三名同伴,从洛阳出发,连夜驱车1500公里,只为送来6000份热腾腾的烩面。一到安置点,他们立刻架锅煮面,赵大哥边忙边说:“我之前一直做救援的,不用客气!”从早9点忙到下午3点半,已分发2000多份,群众排队点赞:“真好吃!”赵大哥还计划驻守三天,随时续面。

在特大洪灾侵袭后,榕江百姓的生活陷入诸多不便,停水停电让日常饮食都成了难题。此时,赵大哥一行人的到来,无疑是一场“及时雨”。6000份烩面,承载的是沉甸甸的关怀,更别说他们马不停蹄、星夜兼程,1500公里的奔赴,只为让灾区群众能尽快吃上一口热乎饭,这份情义令人动容。

赵大哥所说的“我一直都是做救援的”,寥寥数语,却道出了长期以来他在公益救援路上的坚持。公益救援并非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而是需要持续的热情、精力以及物力的投入。从2003年起,多次前往受灾地区驰援,这份坚持背后是他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对他人苦难感同身受的悲悯之心。这样持续的付出,也让他的此次榕江之行,显得更加顺理成章,却又无比震撼人心。

这不是一次孤立的爱心奔赴。在面对榕江洪灾时,各方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全国道德模范阿里木江・哈力克,从新疆跨越4000多公里,带来精心挑选的4头新疆褐牛以及价值20万的物资;宁夏公益人士胡雷,虽身体残疾,仍筹集钱款购买1万斤大米、500箱泡面等物资,驱车16个小时送到榕江。在灾难面前,地域的界限被爱心消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帮助榕江人民共渡难关。

民间力量在灾害救援与恢复中,一直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他们能够迅速响应,凭借灵活的行动方式,深入到一些官方救援难以第一时间覆盖的细微角落,满足受灾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就像此次河南大哥带着烩面直接抵达安置点,给受灾群众带来最直接的生活补给。但民间救援力量在行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此前河南漂流哥支援上海时曾因食品安全、缺乏组织协调等问题被叫停。这也提醒民间救援人士,在奉献爱心时,要提前做好规划,了解当地需求,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让善意的传递更加顺畅、更可持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深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从地震后的紧急救援,到洪灾中的同舟共济,每一次灾难面前,都能看到无数像赵大哥这样的普通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温暖与力量。相信这份跨越地域的关爱所传递的爱心与善意,不仅能给予受灾群众物质上的帮助,更将在榕江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希望之花,让我们看到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以及社会凝聚力在灾难面前的强大力量。

作者|黄鹤权

一审|乐言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